社会新常态下化解劳资纠纷的“软”与“硬”艺术
2016-04-22 来源: 作者:admin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对人力资源产生哪些影响?


李博士重点讲了第二个案例。企业可以准备病假开始通知书、医疗期已满通知书让员工于规定日期内签字,如果员工未签字或者超出规定日期,则企业可解除该员工劳动合同。但是,李博士强调,前提是企业的实体、程序规范,有针对该情形的明确的规章制度,也经过工会同意,入职前员工也清楚该制度并签过字,才可以按照前面说的办法做。否则只能这次埋单,之后完善制度做预防。

昨天,由协会联合优蓝网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青岛(首届)新形势下企业用工转型升级之探索高峰论坛上,天坤国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云雷分享了《移动互联网下蓝领生态系统建设之探索》,展示了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优蓝网是如何做到从人力资源角度服务企业的。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争议研究室主任李天国博士认为,IT、互联网技术的普及,HR所从事的事务性工作大部分会被各种BPO所取代,HRSSC、FSSC进一步普及。企业中难以标准化的业务会成为HR工作的重点,即企业文化建设、劳动关系的协调。同时以腾讯HR三支柱模式为例,分析IT技是如何影响HR部门的。

HR专家中心(COE)
主要职责是负责人力资源前瞻性的研究;参与并解读公司战略,对接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制度和政策;作为智囊团,提供人力资源专家支持。
HR平台部(SSC)
主要职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职能性工作;承接并落实 COE 要贯彻的人力资源战略;在各个事业群的HRBP 对其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后,人力资源平台部要交付招聘、培训、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需求。
HR业务合作伙伴(HRBP)
主要职责是针对公司内部客户,即员工的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专业分析和支持,协助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管理干部在员工发展、梳理需求、发掘人才、整合资源、培养能力等方面的工作。
COE 、 SSC、HRBP三者关系
1、COE 与 SSC 之间关系
人力资源专家中心(COE)在制定了人力资源战略、制度、政策依据后,具体的工作需要人力资源平台部(SSC)进行落实和细化;人力资源平台部(SSC)在执行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积极向人力资源专家中心(COE)反馈。
2、COE 与 HRBP 之间关系
2、COE 与 HRBP 之间关系
人力资源专家中心(COE)在承接了公司战略,并根据内部客户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后,需要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协助推广落实到内部客户;同时 HRBP 中心在帮助业务部门梳理政策、挖掘需求的过程中,当发现人力资源产品并不符合内部客户的需要或者业务部门需求有变化时,需要向人力资源专家中心(COE)积极反馈,促进 COE 的优化和改进。
3、HRBP 与 SSC 之间关系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在对业务部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管理、员工沟通、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负责提出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并提交至人力资源平台部(SSC);人力资源平台部(SSC)在收到HRBP 中心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后,通过自身的资源信息平台和专业化操作,将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产成品交付给各个业务部门,满足其人力资源需求。
李博士认为腾讯的HR三支柱模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作用、相互优化、协调发展,共同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作用机制。

李博士还从HR与劳动关系协调方面重点分析了社会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应对劳资纠纷。
2015年劳资纠纷已经成为社会纠纷第一大纠纷,李博士说,劳资双方缺乏沟通是劳动争议产生及高发的根本原因。解决劳动争议关键要把握好\“软\”与\“硬\”的处理艺术。所谓"软"是指企业文化,\“硬\”是指规章制度,企业应多使用\“软\”性手段,效果会更好。
李博士主要从医疗期、女工\“三期\”、调岗的管理与服务方面分析了劳动关系协调的具体实务操作方法。
---- 医疗期的管理、服务
---- 医疗期的管理、服务

----企业女工\“三期\”管理、服务
李博士说,中国女性就业率世界最高,因而企业女工劳动纠纷也比较多。举了三个案例。
李博士说,中国女性就业率世界最高,因而企业女工劳动纠纷也比较多。举了三个案例。



李博士重点讲了第二个案例。企业可以准备病假开始通知书、医疗期已满通知书让员工于规定日期内签字,如果员工未签字或者超出规定日期,则企业可解除该员工劳动合同。但是,李博士强调,前提是企业的实体、程序规范,有针对该情形的明确的规章制度,也经过工会同意,入职前员工也清楚该制度并签过字,才可以按照前面说的办法做。否则只能这次埋单,之后完善制度做预防。

---调岗的管理、服务

- 上一篇>> 海尔“智慧家庭+互联工厂”实践成果工厂参观
- 下一篇>> ”对标华为 管理创新” 青岛(首届)微峰会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