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校企合作“内卷”天花板,一个员工省3万?
2022-04-22 来源: 作者:admin
为协助会员单位做好中高职学生的实习工作,青岛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4月7日线上开展经验交流沙龙。特邀请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招生实习处主任——金慧主任、青岛鸿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先生、终成国际集团&青岛任学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国乾先生,共同就如何更好进行校企实习对接、人才培养与人员保留问题进行经验交流与探讨。
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招生实习处主任——金慧主任
青岛工贸职业学校是青岛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学校秉承“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坚守“工科品牌、特色发展、温馨校园、精品工程、工匠精神、校企融合”的目标,建立了完备的职业指导、实习、就业制度和职业素养育人体系。
职业素养育人体系:
首先,学校把职业规划理念带到初中学校。初中学校虽然按照国家要求,需要开设职业体验课。但是,体验课保证不了课时,老师的内容讲解不到位,很难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岗位。因此,工贸职业学校主动参与其中,把学校的老师、学生带到初中学校,通过体验活动,让不同学生体验到不同职业的特点。
第二,甄选优质企业。职业学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其次是为地区经济服务。服务的前提是学校、专业要得到百姓和企业的认可,一方面家长愿意把学生送到职业学校,另一方面输送到企业的学生是优质人才。这也正是学校目前的困点和难点。为此,学校甄选优质合作企业,让家长对学生就业放心。只有学校把好就业出口,才能提高招生进口的质量。
第三,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在工贸职业学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实习,而是系统的育人体系。
在校园中,合作企业的信息、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的事迹、领先的专业技术介绍随处可见。学校通过显性、榜样文化的引导,帮助学生降低职校生的自卑感,提高自信心。
在课程设置上,高一开始开设实训课,让学生较早接触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似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将企业文化较早地植入到校园中,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不同企业的文化,结合自身特点,较早制定就业目标。这些措施提高了工贸职业学校对口就业率的稳步上升。
第四,开展企业技师、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文化名人进校园等多样匠心讲堂文化宣传活动,为学生打开新视野。刚毕业的学生,也许职业技能令企业满意,但其综合素养往往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因此,通过匠心讲堂帮助学生学习敬业爱岗、刻苦钻研精神,成才先成人。
案例分享:
案例一:一汽解放和德国博世冠名订单班。从招生宣传开始,冠名企业信息,学生和家长对将来就业去向有明确目标。然后通过相关企业的笔试、面试选拔,择优录取。
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目录、课程内容等。订单班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非常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对学校而言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冠名企业每年为学生提供教材费,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放,鼓励学生敢学争优。此外订单班企业每学期开展研学,让学生提前走进将来工作的平台,看到先进技术设备创造出的先进产品,让学生了解所学技能是学有所值。
案例二:校企共建“青岛工贸-山东辰榜工业互联网数据应用中心”,成立智能制造产教学院。辰榜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同时派出技术员,因此辰榜的部分小零部件便可以在学校车间生产完成。特别是一些精尖技术不再需要学生到企业的外地工厂学习,既方便了学生实习,又方便了校内学习,一举两得。
实习管理:
工贸职业学校实习管理最显著的特点是,学校会做好家、校、生、企四方协调融合,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自责任。
同时,学校针对实习有多方位、多角度的管理制度。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也要遵守学校的实习管理制度,便于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
实习班主任每周进行一次实地走访,每双周开展一次实习班会,通过线上平台沟通,随时掌握实习情况,与学生保持联系。学校不仅关注学生实习的行为,更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
青岛鸿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先生
徐先生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现状、项目介绍和经验方面展开分享。
校企合作现状:
一,学生方面。供需双方市场发生变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这包括,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很大欠缺;学生实习机会少,缺少对企业和社会的综合认知;学生没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以上问题与第二方面——学校有很大关系。
首先,学校教学水平和理论知识点。大部分中高职院校老师科班出身,缺少企业一线实际管理、生产的经验。而学校的考试内容和重点以教学大纲为主,与企业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
学生欠缺实习条件和实习机会。学校面临的问题是花了高成本和大力气建立实训基地,但是像电器制造这样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3-5年行业的产品、知识、设备、专业工具都会有调整,学校却很难有条件改善,导致学生在实训基地学到的技术内容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问题。很多学校的教材、教学内容、实训条件十几年不变,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学生综合素养和校企衔接方面,学生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实习,甚至有的实习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对学生、企业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
三,企业方面。
招工难,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制造的需要。企业到学校去只能招几个或一个学生都招不到。
培养成本高。招聘到岗之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与企业需求脱节,一般需要3-6个月培养期。平均培养一个学生,约3万元以上。
留存问题。学生在职业素养、工作适应性方面,与企业形成对立面,离职率甚至高达40%,给企业生产造成被动。
鸿普电气也曾经与高职院校等建立合作基地、企业挂牌、冠名班等,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实训项目:
图片源自徐建先生课件
鸿普电气的产品专业要求高,仅次于航空要求,需要依靠员工技能,纯手工制作,批量要求大,新员工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培养才能满足需求。据此实际情况,鸿普电气与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
而在学校中,一类企业即重点合作企业、专业对口、提供给学生福利待遇更好、有大量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就业的企业,可以进入学校开展定向实习合作。
鸿普电气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带到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课堂中,建立实训室。学校提供场地和基础配套设施。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工具和耗材。企业的工程师、管理人员、企业文化和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全部进入学校。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老师,减少老师与社会实际脱节。
该项目从学员选拔、班级组建,到学生的学习、教材的调整等各方面形成校企合作方案。开发的课程涵盖产品知识、重点工序、组装配线、职业素养、技能工艺等。
经过合作,项目效果比较理想,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又减少了企业培养员工的成本和招聘成本。
项目经验分享:
一,中高职学生在专业理论、技能水平、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欠缺,这些“不合格”的学生进入社会,往往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而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走进课堂,不仅是对学生的培训,也是对老师的培训,让老师接触到行业最新的设备、技术,避免和社会脱节。
二,定制化培养使学生的培训周期大大缩短,从原来的半年变为一个月,对企业而言高效、优质地降低了培训成本,招聘的学生留存率比较高。对学校而言,实训基地也推进了招生、教学、就业三大层面。
三,校企共同拟定课程,先进的实操技术进入校园课堂,减少学生和老师与社会脱节,同时也反向助力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就业率,实现三方共赢。
终成国际集团青岛任学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国乾先生:
王先生从产教融合新规解读以及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方面展开分享。
产教融合最新法规政策:
图片源自王国乾先生课件
学生与实习就业现况:
图片源自王国乾先生课件
从数据来看,学生群体的数量规模很大,中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实习、就业的渠道方式相对多元化。但是,他们直接就业的比例不断下降。虽然在校期间有实习,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升学,或攻读高级技工、技师,或继续读专科、本科等。
图片源自王国乾先生课件
此外,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日益趋向个性化需求。以汽车及智能制造行业为例,在传统的院校中,学校开展的课程倾向于汽车生产前端,但其实汽车后端市场的服务也十分宽泛,如二手车的销售、检测,汽车美容、车辆保险等。如此来看,市场产业链的上下游十分广泛。如果只是传统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式,并不利于市场个性化的需求。
中高职学生升学进入大专、本科后,择业端口更多的是通过双选会、自主择业的渠道,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匹配到合适人才的概率也将越来越低。
实习就业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多元化,一方面是学校学生的机制在改变,另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市场化的机制在改变。企业在用工旺季有需求,建立校企合作,但学生到了实习就业季和企业真正需求不一定匹配,这就引发出校企合作的规划、思路问题。
图片源自王国乾先生课件
尤其对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而言,如何开展校企合作?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已经比较明确,除传统的临时性、短暂性学校招聘会外,还有专业课程开发参与、奖学金机制、产业文化管理普及、行业技能标准赋能、专业共建和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等方式。
图片源自王国乾先生课件
企业的裂变与融合:
企业融合学校也是属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融合,单一的市场机制在和学校洽谈合作的过程中沟通、协调、相对不确定元素较多。
产业协同:企业融入行业协会、联盟,借助协会的力量更有利于开展产教融合业务的方便性。从一家企业放大到一个产业,更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
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产业上下游协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国家提倡的新旧动能转化还是其它,对企业来说有很多脱敏性、非核心、标准化的生产工序和产品岗位可以深度和学校合作,通过和学校共建实训室,达到产、学、研、教一体化的效果。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强化了供应链。
增强对学生个性化岗位需求:根据岗位需求,共建企业订单班,将企业与学校无缝衔接,提前培育专业人才。
2022年1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修订版)》,进一步明确了中高职学生实习的行为准则。希望三位嘉宾的分享能够给企业带来中高职校企合作的启发和思考。协会作为校企连接的桥梁,后期也将举办更多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
本文内容根据三位嘉宾直播分享内容整理而成,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