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本质:价值创造最大化
2016-01-17 来源: 作者:admin
今年是十三五元年,深化改革是不变的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国企改革迫在眉睫。洞察当前的态势,明确思维导向尤为重要。王董对此作了概要分析:
1.十二五规划\“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观\”,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如果延续原来的发展方式,就是挑战大于机遇。
2.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兼并重组,重组释放了组织的活力,但是战略的活力还需要创造,并且困难重重。
3.目前为止,企业整体还是规模增长的思维,实际上应从规模增长转向有价值的增长,或者是规模增长与价值增长并重,完全靠拼规模上项目是没有前途的,火电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外,王董还举了美的的例子。美的2011年销售额高达1200亿人民币,远超格力的760亿,位列第一。然而,美的净利润额却低了15%,相反格力的净利润比较高。从规模上看美的很有优势,可从价值上看这对美的未来发展很不利。之后美的调整转型,由规模增长向价值增长靠拢,规模增长降低40%,而价值增长大大提升。
4.从目前来看大的行业和大企业的机遇很多,实际上可选择的领域很少,但是可退的领域不少,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怎么退,而是能不能退出都有很多现实问题。
5.需要平衡短与长的问题。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方面考虑短期的增长,另一方面需考虑长远的布局,我们的战略有5年,最远10年,实际上还是应该思考20年、30年,乃至50年以后的战略。索尼在上世纪80年代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在当时承受了巨大压力。毕竟索尼一直做硬件,却突然收购电影等相对的软性产业,以当时的社会情形来看有些不合时宜。可20多年后的今天证明了索尼当时的战略是对的。\“同向为竞,相向为争\”,索尼用\“竞\”实现了成功转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还算不错,国人相对有钱,出现了国人到海外狂购现象。王董借此提出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买什么。两点:战略性稀缺资源(如石油)、人们的生活方式(如豪华奢侈品)。
明晰了当前经济发展大形势,还要借鉴变革成功企业的经验,方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变化,顺势而为。大型企业集团成功变革经验的启示:以企业文化为中心,重点把握三点:战略、组织管控模式和人力资源。王董又总结了一个核心、三个误区、五大议题。一个核心:战略;三个误区:模式化、肢解化、集团化;五大议题:组织、运营、人力资源、文化与品牌。其中,战略是最为关键的。王董接着展示了仁达方略的战略思维导图。可以看出,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定位、布局。选择包括产业选择、价值链选择、商业模式选择。接着分别举例中粮集团按照业务逻辑和专业化管理要求形成九大业务板块,复星集团成长历程,通过分析中联重科五大产业板块、国内典型煤业集团产业引出产业组合平滑波动曲线理论。
价值链选择。这里提出\“十节甘蔗理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从创意到定价环节是品牌商干的事,从营销到售后是零售商干的事。价值链上的环节很多,企业应把握重要环节发力,次要环节可外包。通过中外运长航的例子说明价值链选择的重要性。中外运长航重组后,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但在业务发展战略上,缺乏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导致竞争力不断削弱,抗风险能力大减,最终长油退市。
商业模式选择。麦当劳,大众眼中的快餐店,实际上盈利的主要来源却是房地产。麦当劳并不直接参与售房,而是选择加盟商代理的模式从中获利。常见的四种商业模式有:1.把传统业务变成金融业务。比如,一条街上有两家理发店,一家店经营模式是理一次发结一次款,另一家店却是出售会员卡,每次刷卡消费,并能享受打折优惠。第二家理发店就相当于一家小额储蓄银行。万达集团实质上是一家信托公司,其房产只租不售,把房产资源拿到银行变成信托产品出售,以此融资。2.产业投资经营资金。3.产融结合。4.完全金融控股。典型是平安集团。
集团定位相关问题。集团定位是产业控股集团,板块是专业化运营,是否有相应理论和最佳实践支撑?集团定位四种类型:产业集团、产业投资集团、产业控股集团、控股集团,其管控模式分别对应的是运营管控型、战略经营型、战略设计型、财务管控型,典型案例分别对应的是中国石油、中粮集团、中航工业、长江实业集团。
本文整理自仁达方略董事长王吉鹏先生的培训内容,转载请标明出处qdhrxh。
- 上一篇>> 《商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活动成功举办
- 下一篇>> 2016西海岸HR年会精彩回放